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中国课题组新发现登上权威儿科期刊:丈夫孕前

 

最新发现!

北京时间2021年4月20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传来喜讯。医院“周琼杰-李晓天小组”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技研究院陈景奇该小组首次完成的研究从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孕前饮酒可能增加生育风险后代的缺陷,这可能与精子发育和表观遗传修饰的调节有关,改变饮酒行为可能会降低这种风险。

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儿科权威期刊《JAMA Pediatrics》。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生儿死亡率显着降低,出生人口质量成为当前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

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包括减少出生缺陷和长期并发症,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项目组的人群队列使用了国家孕前保健项目孕前登记数据库。

在2010年至2012年登记怀孕结果的夫妇中,该男子的孕前饮酒率为40.4%。调整母亲年龄、母亲吸烟饮酒、补充叶酸等因素后,丈夫饮酒后代出生缺陷风险增加35%,“唇腭裂”风险显着增加。

在围孕期,一般建议女性避免饮酒,但目前尚无关于丈夫怀孕期间饮酒是否安全的流行病学报告。基于伦理考虑,随机对照研究是困难的。

本研究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在于,数据库中的女性饮酒率仅为3.3%。此外,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也纠正了可能导致出生缺陷的潜在因素。出于伦理考虑,几乎不可能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来研究男性饮酒与后代先天缺陷之间的关联。因此,该数据库提供了理想的研究人群。

丈夫怀孕前的饮酒行为更为普遍。因此,减少或避免饮酒可能有助于降低后代出生缺陷的风险,对孕前健康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晨燕洪轩

编辑:李晨燕

责任编辑:顾军

图片来源:法庭提供

> p>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