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疾病研究】极早产儿初始无创持续气道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本文刊于:中华儿科杂志,2021,59 (4): 273-279
作者:多中心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评估协作组
通信作者:于永慧
摘要
目的
分析出生胎龄<32周的极早产儿初始无创持续气道正压(CPAP)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其不良结局。
方法
采取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收集山东新生儿协作网中30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出生的出生胎龄 25~31+6周极早产儿的围生期资料、临床救治情况和结局。根据生后初始无创CPAP的结局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纳入极早产儿 1 040例,其中男577例(55.5%),女463例(44.5%);出生胎龄25~28+6周195例(18.8%),29~31+6周845例(81.2%);出生体重<1 000 g 81例(7.8%),出生体重≥1 000 g 959例(92.2%)。失败组138例(13.3%),成功组902例(86.7%)。出生胎龄 25~28+6周、29~31+6周的初始无创CPAP失败率分别为24.6% (48/195)、10.7% (90/8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小的出生胎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生后发生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需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2次、吸入氧浓度>0.30是初始无创CPAP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18、1.847、4.003、6.712、1.948,95%CI:0.590~0.873、1.130~3.018、2.435~6.579、3.160~14.259、1.189~3.192,均P<0.05);失败组的病死率和新生儿肺出血、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度脑室内出血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成功组(OR=4.436、26.393、1.998、4.545,95%CI:2.106~9.344、9.690~71.885、1.031~3.875、1.615~12.795,均P<0.05)。
结论
出生胎龄<32周的极早产儿初始无创CPAP失败主要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高;出生胎龄较小、母亲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生后发生Ⅲ~Ⅳ级RDS、需用PS≥2次以及吸入氧浓度>0.30的是初始无创CPAP失败的危险因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的防治——欧洲共识指南(2019版)和英国国家健康与卫生卓越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的建议均指出,所有存在RDS高危因素的早产儿,生后应立即使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呼吸支持,并在RDS早期抢救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替代治疗。无创CPAP的使用,使得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率以及严重RDS、反复呼吸暂停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然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发现,生后早期初始选用无创CPAP呼吸支持有一定的失败率且可能引发不良结局。国内关于初始无创CPAP失败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不良结局的关注和报道较少。本研究前瞻性收集2019年临床科研数据库——山东新生儿协作网中出生胎龄<32周极早产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该类人群初始无创CPAP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其不良结局,为优化早产儿生后早期的呼吸支持策略提供临床依据。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 对象:前瞻性收集自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新生儿协作网中30家参研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收治的出生胎龄25~31 +6 周极早产儿的临床资料。30家三级医院中综合性医院22家,妇幼保健系统医院8家。本研究已通过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核[省医伦批第(LCYJ:2019-132)],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纳入标准为2019全年在山东新生儿协作网中30家参研医院产科出生、生后即收入出生医院NICU、出生胎龄25~31 +6 周、生后30 min内即开始使用无创CPAP的极早产儿。排除标准为外院转入、社会经济等非医疗因素放弃治疗者、生后不需要呼吸支持者、初始有创呼吸支持者以及存在严重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等的新生儿。
2. 相关定义、指征及疾病诊断标准。(1)初始无创CPAP呼吸支持的模式:单水平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同步无创间歇正压通气(simultaneous noninvasive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SNIPPV),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加温湿化高流量吸氧(heating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HFNC),经鼻高频振荡通气(nasal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nHFOV)。(2)初始无创CPAP呼吸支持的应用指征:①有自主呼吸的极早产儿,产房早期预防性应用;②可能发生RDS的高危儿;③早产儿呼吸暂停。初始无创CPAP压力调定初始值为6 cmH 2 O(1 cmH 2 O=0.098 kPa),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 FiO 2 )初始值0.21,根据患儿血氧饱和度调节FiO 2 。(3)患儿到达NICU后,有呼吸暂停危险因素的早产儿均常规给予咖啡因治疗,首次使用咖啡因时间为出生后半小时至72 h。当患儿出现以下指征之一时给予PS治疗:①出生胎龄<28周;②生后需要气管插管;③生后存在RDS且无创机械通气效果不佳。PS的给药方式为气管插管-应用PS-快速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策略,使用PS的时间为出生后半小时至24 h。(4)生后初始使用无创CPAP的患儿,在生后72 h内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即认为初始无创CPAP失败。机械通气指征:①频繁的呼吸暂停,经无创CPAP治疗无效;②FiO 2 >0.60,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tension, PaO 2 )<60 mmHg(1 mmHg=0.133 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trans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 TcSO 2 )<0.85(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除外);③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 2 )>60 mmHg,伴有持续性酸中毒(pH值<7.20)。(5)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中重度BPD的诊断标准参考文献,任何氧依赖超过28 d的新生儿诊断为BPD,出生胎龄<32周极早产儿根据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需氧浓度分为中度(FiO 2 <0.30)、重度(FiO 2 ≥0.30)。晚发型败血症(late onset sepsis, LOS)指生后72 h以后发生的全身感染状态,包括临床败血症及血培养阳性的确诊败血症。RDS、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重度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VH)包括Ⅲ度及Ⅳ度、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新生儿肺出血,均参考第5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诊断标准。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EUGR)定义参照2013-Fenton生长曲线,出院时或校正胎龄36周时体重低于相应胎龄儿的第10百分位数(P 10 )。
